主日崇拜中有一个关于传福音问题的激烈争论,这一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在每一个主日,我们应当把听众主要是当作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来看待呢?(暨:教会主日敬拜的主要使命是服事基督徒呢,还是服事慕道友呢?——译注)
哥林多前书14:23-25提到在早期教会崇拜中这两个群体都出现了。会众中参与敬拜的大部分是信徒。尽管如此,保罗仍然建议基督徒要以合宜的方式行(若说方言,要把方言翻出来),这样不信的人就不会觉得反感(认为基督徒是“疯子”,23节),且能听到福音和归信祂(25节说“神真的是在你们中间了”)。
这不是说崇拜中的每个元素都要让非基督徒完全理解。如果那样的话,敬拜会成为一场音乐会或脱口秀,而不是崇拜了。颂赞三一真神的诗歌对非基督徒来说是种挑战,主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神秘的体验。
在讲道中呈现罪的本质和基督白白的恩典,对他们来说是最难接受的,因为福音总是冒犯“属血气的人”(林前2:14)。非基督徒会觉得大部分的基督教崇拜——无论如何呈现——对他们都有点对牛弹琴的意味。保罗没有要我们挪去福音中必定触目惊心的部分。相反,祂呼召我们把崇拜处境化,把一切不必要的、引起误会的、干扰福音的部分都去掉。
就如耶稣提醒法利赛人不要把传统提升到成圣的地步(可7:8-9),我们也要小心不要把喜欢的崇拜方式偶像化,把渴望聆听好消息的人排除在外。相反,诗篇105篇里要我们,“称谢耶和华,求告他的名,在万民中传扬他的作为!”
我们该怎么做呢?经文继续写道,“要向他唱诗,向他歌颂,述说他一切奇妙的作为!”也就是说,藉着观察我们的崇拜,非信徒会看见神的所是。埃德蒙·克鲁尼称此为“传福音的颂赞。”
圣经没有给我们一套严苛的崇拜模板,但它确实提供了一套通用的赞美、忧伤、认罪和祈求实践。因此,我们需要在这些实践基础上创造敬拜空间,让信徒和非信徒都能在其中得造就。
要达成这一目的,我们首先必须认定非基督徒会参与崇拜,并以此前提进行安排。准备邀请朋友的基督徒会众可以立时分辨,他们的朋友或同事在崇拜中是否自在。
以下是你应该具备的五个要点,以及相关的实践:
要点一:我们的语言应当通俗易懂
对后基督教背景下的教会来说这是最大的障碍。基督教的亚文化衍生出“独特的语言”,这些属灵词汇在圈子里不需要解释。
我记得大学的时候,刚信主不久,我就带一位非基督徒朋友去教会。我们坐在那里时,讲员在前面说:“羔羊的血已经为你们的罪成了代赎。现在是你们做决定跟随耶稣的时候了。”我们一脸困惑地看着彼此。没有人解释讲员的话,也没有人跟进。
实践:要翻译!通常在写讲章的时候,我会设想一位从来没有去过教会的人,设想他们可能对经文或讨论的概念有何争论或问题。避免属灵的黑话。如果你用的词比较生僻,请做出解释。
要点二:崇拜本身必须易于理解
如果敬拜是为了赋予价值,那每个人其实都在敬拜,因为我们总是赋予事物价值。崇拜的概念其实对大多人都不陌生,所以我们的职责就是向后基督教文化阐释这个概念。这对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都将大有益处。
实践:林肯广场救赎主教会(Redeemer Lincoln Square)将简短的边注印刷在周报上,解释每项敬拜程序。例如,到了认罪的环节,边注上写着:“认罪就是在神的面前诚实地面对自己和彼此。当我们承认自己错放的情感时,就蒙召重置生活。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过错诚实时,好消息的恩典才显得重要。”
要点三:你必须适宜地敞开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营造的自我人设带来了不信任感。人们渴望真实。尽管我们的生活并未充满快乐,这却是我们在教会常展现的样子。因此,在崇拜中展现完全真实、破碎却充满盼望的样式,比先前的世代更重要。
实践:我们的崇拜中不仅要包括盼望,也要有哀伤和认罪。为了避免太过对号入座,我尝试有规律地暴露自己的挣扎来体现这一重点。
要点四:假设有非基督徒的参与
清楚地陈述非基督徒对信仰的反驳,假定他们会参与讨论,这比他们自己能参与效果更好。这会带来两方面的好处:听过同样质疑的基督徒,想明白基督徒对此的回答;当你有智慧地陈述他们的问题时,非基督徒感到自己被聆听了。
实践:你可以做四件事。(1) 在周报上为那些不领圣餐的人印上祷告的内容,让他们在那段时间有事可做。(2)在崇拜开始的时候,欢迎、问候非信徒。(3)在讲道中加入,“如果你不是一个基督的跟随者,你可能会认为……” 这将让他们和带他们来的基督徒朋友知道你关心他们的问题。(4)考虑安排一个问答时间。在我们教会,我们称其为Q&R——问题和回应时间——因为我们保证会对问题做出回应!我们在周报栏里放了联系电话,任何人都可以给我们发问题,在崇拜结束后,我们会花15-20分钟回答问题。
要点五:清楚地呈现语言和行为
非基督和基督徒都需要听见体现神恩典的话语被清楚传讲。恩典并非是存在于过去的记录,它也是将来与祂生活的保证。许多基督教教义是重要的,值得探讨,但它们都取决于对恩典的经历。
只有当你认为它是美好的,你才会努力活出一个基督跟随者的生命。不是出于责任,而是出于爱。感恩将成为我们的激励,而非被责任驱使。我们如此行事的原因和能力才变得令人向往。
非基督徒需要看见活出来的基督信仰,不然它就不真。因此,在主日崇拜中应该有强调各类慈惠怜悯事工的时间,不仅有聚会报告,也提供服侍的机会。由此,人人可以看见恩典如何带领我们进入世界。
实践:此处也有四件事可以做。(1)考虑在每个季度与哀痛相关的祷告中强调现在世界的问题,恳求神给我们智慧减轻痛苦,满足需要。(2)着重提出会众可以参与的机构服事,活出信仰。(3)在社区中走祷,察看潜在、未被满足的需要。(4)确保在每场讲道中都提到,对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来说,主要的问题都在于不相信基督给与的真正的恩典。
这五个要点并没有穷尽所有可能的选项,但可能会让你对崇拜有些新的构想,好使得你的崇拜成为一个适合所有人的聚会。
译:EYZ;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Where Does Evangelism Fit on Sunday Mo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