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基督徒如何打赢“对抗谎言之战”
2024-08-21
—— Joe Carter

近十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许多学者和文化评论家所称的“后真相”时代。

2016 年,牛津词典将“后真相”(post-truth)评为年度词汇。它将这个词定义为一种现象:在塑造公众观点时,客观事实的影响力已不及情感诉求和个人信念。

质疑真理并非新鲜事,但过去二十年间,几个因素却大大加剧了这种“后真相”现象。首先,社交媒体的兴起创造了信息茧房,使虚假信息能够快速、不受限制地传播。其次,传统信息把关者——如主流媒体、高校和宗教机构——影响力的衰退,导致了共识性叙事的瓦解。最后,社会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使许多人更倾向于接受那些符合自身既有观点的信息,而不去考虑其事实依据。

这个后真相时代给跟随耶稣的人带来了严峻挑战。在一个普遍怀疑一切真理主张的世界里,教会该如何传播福音?当情感共鸣往往比理性论证更有说服力时,我们又该如何展开有意义的对话?更为关键的是,当客观真理的概念本身遭受冲击时,我们又该如何维护见证之纯正?

真理、谎言与魔鬼

在探讨后真相世界的诸多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答本丢·彼拉多向耶稣提出的那个经典问题:“真理是什么?”(约 18:38)

圣经预设的真理定义,也是最佳定义,即与神的现实相符合的事物。哲学家莫兰德(J. P. Moreland)解释说,根据真理对应论,“真理是指一个命题(信念、思想、陈述或表述)与现实相对应。”基督徒与真理有着特殊的联系,因为正如圣经所言,终极现实——最真实的存在——就是耶稣(约 14:6)。

真理的对立面是虚假或谎言。我们说某事是谎言,意味着它与现实不符。不符合现实,就是不符合终极现实——耶稣。与现实不对应,就是与耶稣对立。

谎言是指作出不实陈述或以误导性方式行事,特别是意图欺骗那些应该得知真相的人(除极少数情况外,几乎所有人都应该得知真相——《约书亚记》2:4 是个例外)。谎言与真理对立,因此也与耶稣对立。后真相是一种现象,在这种现象中,公众舆论更多地由非现实塑造,而不是由现实塑造;受谎言影响,而不是受客观事实影响。

约翰·马克·科默指出,“当今的问题不是我们说谎,而是我们活在谎言中。我们让关于现实的虚假叙事渗入我们的生命,给我们的灵魂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在这个后真相的世界里,我们正处于科默所称的“对抗谎言之战”的最新阶段。

我们不仅在与谎言作战,也在与发动这场战争的魔鬼对抗。耶稣在《约翰福音》8:44 中说:“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

撒但有许多害人的招数,如魔鬼附体或者折磨人。但他最强大和有效的工具往往更加隐蔽。1836 年,威尔金森(John Wilkinson)写道:”撒但的一个诡计是诱使人相信他不存在。”在我们这个时代,魔鬼的主要伎俩是诱使人任意而行,仿佛客观真理不存在。

魔鬼将邪恶引入世界最有效的方式是说谎并鼓励人传播谎言。这就是为什么真理和谎言之间存在战争,也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选择立场。我们要么选择站在现实和耶稣一边,要么选择站在撒但和谎言一边。

若选择站在撒但一边,你将受到谎言奴役。若选择站在耶稣一边,那么正如《约翰福音》8:32 所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我们只有这两种选择。

要在这场对抗谎言的战争中取得成效,我们必须明白我们在对抗什么,制定策略,并发展相应的战术来实施我们的策略。

谎言之战的四大战场

在这场对抗谎言的战争中,虽然战线纷繁复杂,但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情感凌驾真相

在后真相时代,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人们常常让情感盖过理智。具体来说,就是个人感受、直觉或情绪反应被置于客观事实和经验证据之上。这种重情感轻真理的现象(emotional untruth)深深根植于人性之中——我们往往更相信自己的直觉和亲身经历,而非抽象的数据或专家意见。特别是当某种情感与我们根深蒂固的信念、个人认同或过往的创伤经历紧密相连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情感反应本身并非全然负面或者不理性。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个人社交时,直觉常常能够为我们提供宝贵的指引。然而,当我们过分依赖情感,让它持续凌驾于客观事实之上时,问题就来了。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我们做出与现实脱节的决定,或者形成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信念。

二、叙事陷阱

在后真相时代,有一种现象特别值得警惕,就是“叙事陷阱”。人们常常因为某个说法符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或解释,就轻易相信了它,而不去考虑其事实准确性。这种思维方式正是利用了人类通过故事理解世界的天性。毕竟,我们天生就爱听故事,当信息以生动的叙事形式呈现时,我们往往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叙事陷阱的威力在于它能够为复杂或混乱的事件赋予一种连贯性和意义,为棘手问题提供简单解释,并强化人们既有的信念或世界观。

这种方式特别具有诱惑力,因为它常常将事实真相与推测、夸张甚至彻底的虚假信息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这种混合使人难以区分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编造出来的,尤其是当叙事恰好迎合了个人既有观点或愿望时。

未经证实的阴谋论是最典型的叙事陷阱。但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社交媒体上,我们更常见到的是对当前事件的过度简化或扭曲叙述。这些叙述往往将复杂的社会、政治或宗教问题简化为非黑即白的故事,通常将一方妖魔化,同时将另一方美化。

举个例子,一个关于如何应对某项政策的复杂辩论,可能被简化为一个将某个政治派别描绘成纯粹邪恶、另一个完全正义的网络表情包。又或者,一个需要细致讨论的社会问题,可能被浓缩成一个只呈现单一观点的短视频,完全忽视了重要的背景信息和其他合理的观点。

这些片面的叙述通过点赞、转发和评论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往往在事实核查或更全面的报道出现之前,就已经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其危险之处在于,它们不仅能够左右公众舆论,甚至可能基于这些不完整或扭曲的信息,影响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和决策。

三、部落主义扭曲真相

哲学家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真理就是你的同代人允许你说的话。”这句话暗示,我们所认知的真理,很大程度上是由所处时代和环境的社会规范、信仰和权力结构塑造的。延伸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提出“部落真理”的概念——即真理变成了你所属群体(“部落”)允许你说的话。

在这里,“部落”指的是一个人深度认同并归属的团体,也就是所谓的“小圈子”或“自己人”。小圈子里的成员之间往往相互欣赏,彼此优待,并有着相似的思维方式。与之相对的是“圈外”,也就是指某个人不属于或不认同的群体。圈子里的人通常对圈外人持有较为负面的看法。

有趣的是,圈内人对圈外人的敌意常常源于一些外人看来几乎微不足察的差异。弗洛伊德将这种现象称为“微小差异的自恋”。这个理论认为,一个群体内部的共同点越多,其成员就越容易因为对微小差异的过度敏感而陷入争执和相互嘲讽。

部落主义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使在基督徒群体中也普遍存在。但现在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某些圈子——包括一些基督教群体——在公然散布关于圈外人的谎言时,不再感到羞耻。即便这些谎言可能被成千上万的人(包括信徒和非基督徒)看到,他们也毫不在意。

部落主义扭曲真相,他们这么做的的核心逻辑是:只要能降低圈外人的社会地位或影响力,任何言论都可以——前提是你的部落允许你这么说。最后这一点很关键,因为它为特定群体允许的谎言类型设定了界限。

举个例子,部落主义偏见可能会导致有人谎称某位牧师要求会众在社会问题上必须持特定立场,比如说他把接受某种观点(如基督教国族主义或某种进步主义)视为正统信仰的一部分。但如果这人说同一位牧师否认三位一体等核心教义,他圈子里的人就会认为他越界了。简而言之,这个谎言必须是小圈子的成员认为圈外的人可能会相信的。

实际上,大多数争议并不是围绕明确表述的内容,而是围绕人们的推断展开的。小圈子里的人似乎总有种神奇的能力,能够洞察圈外之人的动机和内心想法。

四、维护制度的谎言

在对抗谎言的战争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战场,那就是我们所称的“维护制度的谎言”。这种现象指的是,个人或群体为了维护他们所重视或所属机构的声誉、权力、利益,而选择接受、延续甚至辩护一些不实信息。这种形式的虚假尤其具有欺骗性,因为它常常披着忠诚、责任,甚至正义的外衣。

制度性谎言主要表现为:掩盖真相(集体努力隐瞒事实,通常以保护机构“更大利益”为借口),寻找替罪羊(为维护机构形象,将责任推卸给个人或外部因素),美化历史(重新解释或粉饰过去的事件,编造出误导性的新叙事),压制异议(对公开质疑机构谎言的人进行打击报复或排挤,营造敢怒不敢言的氛围)。

这种虚假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从政府机构到企业,从学校到非营利组织,令人遗憾的是,甚至在教会和宗教团体中也不乏其例。天主教会处理性虐待丑闻的方式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它深刻揭示了制度性谎言如何摧毁公众信任,给受害者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对基督徒而言,制度性谎言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挑战。这是因为我们的大部分事工都是通过各种机构开展的,而这些事工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声誉。因此,为了维护这些机构,有时我们可能会面临忽视或为不实信息辩护的诱惑,甚至将这种行为美化为“保护神的作工”。

我们的策略:坚决不为谎言背书

在这场与谎言的持久战中,我们该如何应对?正如我们在一切事上都当效法耶稣,这场战争也不例外。《约翰一书》3:8 说:“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耶稣降世的目的就是要摧毁魔鬼的计谋,而魔鬼的主要伎俩就是散布谎言。因此,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也很明确:通过抵制谎言来瓦解魔鬼的诡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以“不靠谎言而活”为座右铭。

这句话出自俄罗斯作家和基督徒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ksandr Solzhenitsyn)之口。他是坚定的反苏联政权人士。1974 年,就在他被苏联当局逮捕的那天,他发表了一篇题为《不靠谎言而活》(Live Not by Lies)的文章,试图唤醒同胞,鼓励他们反抗苏联的暴政和压迫,解放自己。在文中他写道:

[压迫政权]只要求我们屈从于谎言,日复一日地参与欺骗——仅此而已,它就认为我们效忠了。

而我们却忽视了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解放之道:以个人的方式拒绝参与谎言!即便一切都被谎言笼罩,即便一切都在谎言的统治之下,让我们以最微小的方式抵抗:绝不让他们的统治通过我来实现!...因为当人们不再接受谎言时,谎言就会自行消亡。就像寄生虫一样,谎言只有依附于人才能存活。[粗体部分原文如此]

在文章的结尾,索尔仁尼琴提出了一个应该成为我们对抗谎言的主要策略的口号:“绝不有意支持谎言!”

坚决不支持谎言是属灵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魔鬼最主要的攻击手段就是散布谎言。因此,要有效地对抗魔鬼,我们应当遵循索尔仁尼琴的建议:绝不支持那些我已经知道是虚假的谎言。

一个策略,三种战术

为了实施这一策略,我们应该采用三种战术。

第一,拒绝接受“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事实”这一谎言。

在当今社会,几乎每一场政治和社会议题的辩论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根本问题:是否存在一个所有人都必须承认的基本现实,还是说,现实本身是可以随个人喜好而改变的?

让我们以性别认同这个问题为例。那些认为我们可以忽视生理性别,而只关注“性别认同”这一心理构念的人,实际上是在支持所谓的“形而上学主观主义”。这种观点认为,“我们内心的心理活动是我们的经验中唯一不容质疑的事实”。支持跨性别主义的人不仅仅是在与我们这些相信现实是由神创造的人持不同意见;他们还试图将这种观点强加为所有人都必须遵循的标准。他们企图将他们的非现实标准变成确定规范和伦理的标准。作为基督徒,我们不能接受这一点。

作为基督徒,你必须坚定地捍卫客观现实,拒绝接受现实可以由主观判断这一说法。

第二,保持警惕,核实事实,传播准确信息。

在当今社交媒体盛行、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我们很容易无意中传播错误信息。然而,作为基督的使者(林后 5:20),我们有责任成为真理的传播者。这意味着我们需要:

  • 在分享信息之前先进行核实,尤其是那些看似耸人听闻或完美符合我们既有观点的信息;
  • 当我们发现自己分享了不准确的信息时,要有勇气承认错误并及时更正;
  • 在我们的影响圈内鼓励批判性思维和事实核查;
  • 不要因为某些信息支持我们的政治观点,就不加思考地马上分享。它有可能是虚假信息。

第三,绝不为传播谎言找借口。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都不应为迎合情感的谎言开脱。作为基督徒,我们在处理分歧时必须保持耐心、仁慈和温柔(加 5:22-23)。我们可以理解那些与我们持不同意见的人,他们的信念往往源于真实的情感体验。我们也应该明白,仅仅因为某人的担忧或顾虑与统计数据不符就简单地否定它们,这种做法既难以说服人,也可能让人觉得我们冷漠。

然而,我们不能让情感凌驾于客观事实之上。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我们蒙召要遵循更高的标准——既要富有同情心,又要坚持真理。我们不能因为某些错误观点源于真实情感就认可它们。在讨论和信仰问题上,我们也不能让情感诉求取代理性思考和实证依据。

对基于某种叙事的虚假言论一视同仁。几乎每个虚假叙事背后都有这样一种说法:有一群人在密谋阻止我们知道真相。换句话说,这种叙事性的虚假往往自称是在对抗其他谎言。

我们经常为这种虚假指控找借口,认为它们情有可原。通常,相信这种虚假叙事的人比他们指责的群体更加弱势。但《出埃及记》20:16 中的第九条诫命明确禁止我们作假见证陷害邻舍,即使我们认为对方是“强大的敌人”。

基于群体利益的虚假言论也应受到同样对待。这类虚假最常见的形式是认为圣经的行为标准在现实政治中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圣经并没有为参与政治的信徒提供任何道德豁免。无论是在政治舞台上还是在社交媒体中,神的标准都同样适用。圣经里没有任何条款表明,为了争取世俗权力可以说谎。

无论我们在社会或政府中扮演什么角色,对正直、诚实和道德行为的呼召始终不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神憎恶政客的谎言,我们也应当如此。因此,基督徒政治家的挑战不在于寻找某种可以不用遵循上帝标准的特殊情况,而在于如何在复杂且常常道德模糊的政治世界中体现这些标准。

同样,制度性谎言也绝不可以。作为基督徒,我们必须认识到,为了维护我们所珍视或所属的机构,我们可能会忽视问题,或为谎言辩护。我们理解,在各种组织中,无论是教会、宗教团体还是基督教机构,都存在着复杂的忠诚关系和压力。我们也明白,人们可能担心揭露错误行为会损害机构的使命或声誉。

然而,我们不能将机构的存亡置于对真理和正直的承诺之上。作为基督的跟随者,神呼召我们要遵循更高的标准——一个重视透明度和责任感,而非机构自我保护的标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保护机构的利益,就掩盖真相或选择性报道。我们也不能让对机构的忠诚变成偶像崇拜,凌驾于我们对神和祂真理的忠心之上。我们必须始终记住,在神眼中,正直比机构声誉更为重要。

不做叛徒

圣经一再强调,神的道德标准适用于所有信徒,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马太福音》5:13-16 呼召我们要在公众场合作盐作光。这意味着我们要向世人展示,即使与持不同信仰的人交往,我们也能坚守基督教的伦理标准。

作为基督徒,我们绝不能给人留下说谎者或欺骗者的印象。诚实守信应该是我们的基本操守。一旦我们沦为说谎者,就等同于背叛了自己的信仰。

每当我们说谎,我们实际上就是选择了站在撒但一边,而不是和耶稣站在一起。相反,当我们拒绝虚假、坚持真理时,我们就与基督同心,抵制那谎言之父。当我们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欺骗时,我们就在逐步瓦解那些困扰社会的虚假堡垒。正如索尔仁尼琴所倡导的“不靠谎言而活”,我们的生命应当彰显基督之爱的真实和祂真理的力量。

走在耶稣指引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能保全自己的见证,还能为这个充满欺骗的世界带来希望。因为在基督里,我们不仅找到了使我们获得自由的真理,还得到了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坚守真理的力量。

在这个所谓的后真相时代,作为光明的使者,我们要时刻谨记:我们第一忠心的对象不应是任何特定群体、叙事、情感或机构,而是真理本身。因此,在这场与谎言的斗争中,站在耶稣一边,即使短期内可能会“失败”,但是,我们宁可暂时落败,也不能采用撒但的伎俩。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How Christians Can Fight the War on Lies

Joe Carter(乔·卡特)是福音联盟的编辑,同时也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Arlington, Virginia)的麦克林圣经教会(McLean Bible Church)担任牧师。
标签
谎言
十诫
后真相
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