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年轻人推迟结婚的比率创下新高。原因很多,我观察到的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很焦虑,这种焦虑让他们却步不前,约会(尤其是婚姻)令他们望之生畏,而不是心向往之。事实上,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70% 的 Z 世代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感情生活压力很大。
这是一代人的焦虑:他们打小开始就一直听人说“半数婚姻以离婚收场”,可这个不祥的统计数据并不准确。这焦虑来自性革命以及由此导致的性扭曲和性别混乱。错失恐惧症(FOMO)和承诺恐惧症来自一个充满无限选择、无限干扰、无限比较的数字世界。你不知道如何确定自己找对了人,是否还有更合适的。
超级个人化的约会应用程序提高了人们对算法验证过的“完美匹配”的期望和随之而来的焦虑。社交媒体和网络色情严重破坏了约会过程,因为它们除了让人指望对方有完美的身材相貌,还提供无处不在的诱惑,结果是男女双方对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亲密关系感到焦虑。
面对这种关系焦虑,Z 世代中的许多人(尤其是男性)选择放弃约会。另一些人则(不明智地)选择同居而不是结婚,或者接受“搭子”(#situationship——不是恋人,赛过朋友,关系发展“看情况”——译注)这样的新约会方式来尽量降低风险。这种不明不白的关系可以“解决”对伴侣的某种需求,但双方彼此没有承诺,也不会觉得一定要“有所发展”。
最近有两部电影,一部是 Apple TV 的《指甲》(Fingernails),另一部是 Netflix 的《初见倾心》(Love at First Sight),这两部电影凸显了我们对约会和婚姻的文化焦虑。这两部电影在基调、类型和风格上各不相同,但都是对现代爱情的“浪漫”探索,揭示了后基督教文化如何尝试解决对忠贞不渝之爱的渴望与害怕之间的矛盾。
《指甲》这部影片,部分是个科幻思想实验,部分是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式的超现实主义模仿。影片的前提假设有种新的科学测试可以确定情侣是否相爱,可以说,这个前提比整个叙事更有趣。
影片由克里斯托斯·尼库(Christos Nikou)执导,讲述了一对约会很长时间的情侣安娜(杰西·巴克利 [Jessie Buckley] 饰)和瑞安(杰里米·艾伦·怀特 [Jeremy Allen White] 饰)接受了这项测试(需要拔掉指甲),得到了“100% 正面”的结果。
参加测试的情侣都知道有风险。负面结果——可能是0%(双方都不爱对方)或者50%(一方爱而另一方不爱)——几乎必然导致分手。另一方面,正面结果可以让双方更有把握地认定他们的爱是真实的,他们的关系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然而,尽管测试“验证”了安娜和瑞安的爱情,但当安娜开始为另一个男人——同事阿米尔(里兹·艾哈迈德 [Riz Ahmed] 饰)所吸引时,她就不那么确定和瑞安的关系了。
这部影片的愚蠢概念传达了一种真实的文化焦虑——给人一种宿命论感觉,认为无论人如何努力,婚姻关系必定脆弱且危险,半数会以离婚告终。“真爱”的不确定让人崩溃。但是,如果可以通过科学测试来提供客观的保证呢?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自己找到了“灵魂伴侣”呢?
在整部电影中,广告海报大夸特夸“测试”的好处:
影片一开始,安娜和莱恩就谈到了亚当和夏娃这对历史上的第一对情侣,他们对禁忌知识的渴望导致了他们的堕落。从这个框架来看影片很合适,对那些不愿意与不合适的人一起生活的情侣来说,“测试”为他们提供了答案。然而,就像亚当和夏娃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创 3)而受苦,安娜和莱恩最终也因为新发现的知识而遭受更多的痛苦。
最后,《指甲》(因语言粗俗被评为 R 级)得出结论:爱一个人必定不安全而且痛苦(影片最后一句话是“这会让人非常伤心”)。不管哪种“爱情验证”的科学证明都无法改变我们诡诈、坏到极处(耶 17:9)的本质。现代情侣不知道自己无法预知的激情会把自己带到哪里去,他们百般无奈,而这部暗淡、缓慢的影片没有给他们的关系焦虑带来任何希望。
影片质疑通过经验“测试”来保证爱情的做法(这与约会软件的算法和合适性问卷这些尝试过的方法相差无几)是否可行。就算这种质疑是对的,然而,就此认为信实、坚定不移的爱情一概不可能也是错的。你不会“堕入”或“堕出”忠心的爱情;因为它建立在双方刻意、自律、“无论好坏”的选择之上。它的基石是坚固的盟约,而不是经不起推敲的合适性问卷测试。
真诚的《初见倾心》不同于玩世不恭的《指甲》。这部感人至深的爱情喜剧 9 月份刚推出,就一举荣登 Netflix 网站榜首。它虽然有点俗套,但在表演和编剧上都比大多数“贺曼公式”类型的作品要好得多。
本片由凡妮莎·卡斯威尔(Vanessa Caswill) 执导,讲述了两名大学生哈德利(Hadley, Haley Lu Richardson 饰)和奥利弗(Oliver,Ben Hardy 饰)在从纽约飞往伦敦的跨大西洋航班上偶然相逢的故事。故事改编自 2013 年的一本青少年小说,二人心灵碰撞,火花不断,情节一如读者所想的那样发展,当中不乏一些小转折,让原本单薄的角色变得有深度。
如果说在《指甲》中,解决当代约会和婚姻焦虑的办法是通过科学手段“测试”双方是否合适,那么在《初见倾心》中,解决焦虑的答案则是相信冥冥之中的天意用无法预料的方式将生命编织在一起。影片一开始,一位全知全能的旁白者(贾梅拉·贾米尔 [Jameela Jamil] 饰)说道:“这不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命运的故事”。叙述者在影片中以不同的角色形象出现——他就像一位守护天使,在关键时刻介入,撮合哈德莉和奥利弗到一起。
为什么《初见倾心》(因带点粗话而被定为 PG-13 级)如此受欢迎?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电影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像每部老套的爱情喜剧一样,满足了人渴望实现愿望的幻想。但是,影片着重强调命运或天意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基本就是第三主角),在现代人遭遇关系焦虑的时刻,这种想法格外令人欣慰。
在约会世界里,许多单身男女感到困顿、恐惧,无法做出承诺,因此,相信有一股更高的力量在幕后操纵你的爱情故事,这种想法很有吸引力。《指甲》中正面的测试结果缓解了情侣的焦虑,同样,《初见倾心》中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巧合帮助哈德莉和奥利弗(他们对爱情和婚姻同样有自己的焦虑)确信他们的关系“命中注定”。
在这两部电影中,个人决定完全自己做主的压力(“找对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全靠我自己”)为某种带来信心和确定的外部力量所缓解。这一代人对浪漫苦思苦想,到头来只想简简单单地去爱,这部影片与流行的相亲节目,如《犹太媒婆》(Jewish Matchmaking)和《印度媒婆》(Indian Matchmaking)一样,很合年轻人的口味。
《初见倾心》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在于,影片在第三幕挑战了受害者叙事,开始强调个人选择:实实在在、冒点风险来追求对方。尽管命运在影片中发挥着作用,但奥利弗和哈德莉仍然必须做出选择。
因此,影片最后时刻,奥利弗像传统男主角一样主动出击,追求女孩。观众之所以喜欢这个套路,是因为真爱就是如此:主动追求心爱之人,而不是闭门哀叹爱情不受自己控制。爱情不是被动的偶然。它也不源自感情的确定性(感情有确定性吗?)爱是一种选择。
《初见倾心》在最后的旁白中讲到,奥利弗和哈德莉婚姻美满,长达 58 年之久,还生了一个女儿。然而,“如果不是一次错过的航班、一根断了的安全带,还有每天都选择去爱,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影片的结尾不是传统的”剧终“字样,而打上了“开始”。无论这对情侣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亲密关系的耕耘才刚刚开始。
这两部片子表达了现代文化如何看待当今青年人的渴望及许多共同的问题。
一项调查发现,渴望婚姻的单身男女,不结婚的头两个原因是“很难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和“还没有准备好做出承诺”。我和妻子在门训年轻情侣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困扰普遍存在。鉴于 Z 世代的年轻人通常都倾向于规避风险,并且在心理健康方面有挣扎,约会和婚姻的高风险让他们感到焦虑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教会应该如何辅导这一代人走出约会困境和对婚姻的恐惧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给婚姻一个更积极、更美好、更符合圣经的愿景——揭开婚姻如同童话一般美好的神秘面纱,卸掉沉重的期望(必须完美契合、找到“那一个“)。我们辅导情侣时,会经常重温提摩太·凯勒(Tim Keller)和凯西·凯勒(Kathy Keller)在《婚姻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arriage)中智慧的话语——尤其是他们不认为有“灵魂伴侣”这一点。他们坚信婚姻是圣洁、无私的,不是用来满足自己私欲的。
单身人士和约会情侣也应该与有美好婚姻见证的基督徒夫妻多在一起,地方教会中最能培养这样的友情。在一个跨代教会社区中,单身者可以见证基督徒的婚姻,这些婚姻可能会时不时地遇到坎坷,但不会瓦解;他们也可以亲眼目睹这些夫妇在压力、困难、甚至感觉“不般配”的情况下,依然不离不弃。这些例子表明,在基督里的爱情和婚姻没有好莱坞让我们相信的那么脆弱。
像《指甲》和《初见倾心》这样的电影,也许会偶然发现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超验真理(后一部电影尤其如此)。但它们也常常表达并延续了这个时代的困惑,看后让观众更加孤独,对自己的浪漫梦想更加不抱希望。然而,在一个由圣经和基督之爱所塑造的教会里,我们赞美符合圣经教导的婚姻,甚至鼓励这样的婚姻,这样的教会可以成为迷茫中的指南针,时代焦虑中的盼望港湾。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网站:'Fingernails' and 'Love at First Sight': Hollywood's Answers for Marriage Anx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