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整个礼拜里,我已经分享杜仁田在他书中其中一章“成圣与善工”(第十七论题)中所处理的这五个问题。以下是这五个问题(稍加修正,便于理解):
今天我们会查看最后一道问题:善行配得到永生吗?
有关这第五个问题首先要留意的是,这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是不同的。当我们把它们听成是相同的问题,我们注定会作出错误的解答,至少其中之一是错的。因为尽管善行是得救所必要的,它们却不配得到永生。
我们不会进到罗马天主教神学的杂草里去讨论施赠的功德(merit of congruity)和赚取的功德(merit of condignity)——杜仁田两者都反对。让我们坚持这个更大的、更有相关性的,有关善行是否配得到永生的这个问题。再次,我们必须谨慎地分析我们的词汇。
“功德”这个词有两种用法:要么是广义而不恰当的;要么是严格而正当的。严格来说,它是指由于它本身内在的价值,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行为所应得的奖赏。但是它经常被广义地用在一连串的事情上。在这个意义上,“配得”这个动词,经常被教会教父们用来指“获得”(to gain),“得到”(to obtain),“获致”(to attain)。(XVII.v.1)
这是一个关键的区别,也和围绕着派博的序言的对话有直接的关联。以下是杜仁田实际上说的:“你看,我们必须明白,人们有不同的方法使用这个词。从技术上来说,功德的意思是把某个人或某件事所配得到的、归给这个人或这件事。在这个意义上,善行,即使是出于被称义的信徒,并不配得到永生。另一方面,人们有时会更宽松地使用‘功德’这个词,作为另一种表示顺序的方法。所以,若B跟着A,或者若A是B的条件,有些人会说A得到,达到,获致或甚至配得B。这不是描述事物最好的方法,但是许多人,例如教会教父,他们要表明的,不过是永生和善行,是按照一连串必要的事件而联系在一起的。”
以下是派博在史瑞纳的新书中的序言中所说的:
本书所处理的宝藏,其重要性是无法估算的。无限是无法衡量的,而无限的事是利害攸关的。如同史瑞纳说的,本书“要处理的是我们人类处境的基本问题之一:一个人如何与上帝和好?”
基督徒令人瞠目结舌的回答是:唯靠信心(sola fide)。但是请务必要仔细听,并听得准确:他说的是唯靠信心与神和好(right with God ),不是唯靠信心达致天堂(attain heaven)。达致天堂还有其他条件,但是与上帝进入一个正确的关系却不需要其他条件。事实上,为了符合其他条件,一个人必须已经唯靠信心与上帝有一个正确的关系。
有鉴于我们所知道的派博的神学立场(包括他热情地为宗教改革时期对称义的理解所作的辩护),以及有鉴于这个事实,即他明确地在这些句子里谈到的是条件,而不是功德,我们可以很安全地假定,派博是用“达致”(attain)来指一种必要的顺序,而不是要暗示我们的善行本身有内在的价值,而使得天堂是我们应得的。老实说,我不会使用“达致天堂”这样的措辞。它太容易被人误解,而就最严格的意义来说,与“功德”实在太接近了。甚至“获得”(obtain,暗示著得到或确保)也比“达致”(暗示著达到或完成)来得好。但是我知道派博是什么意思,也同意他所想要提出的论点。
在最严格的意义上,善行是有功绩的,是什么意思呢?杜仁田提到五个特色:
很明显,我们的善行并无法达到以上的任何要求。用一种严格和正确的对“功德”的理解,我们万万不可下结论说,我们的善行配得到永生。因为连我们最好的行为都是:(1) 仅仅是我们所亏欠的;(2) 是上帝在我们身上的恩典;(3) 不完美的;(4) 比起永生的奖赏要少得多;(5) 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善行是得救所必须的,但是不是为了让救恩生效,或有权利取得救恩。这必要性不是出于因果关系或效率(XVII.iii.3)。
总之,尽管我们的善行在圣经里经常得到称赞——是讨上帝喜悦的,而且是真正的善行——它们并不会为我们赢得天上的奖赏。善行和最后得荣耀之间有真实和必要的关联,但是这个关联不是功德的关联。
译:骆鸿铭;校:改革宗出版社。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Five Questions about Sanctification and Good Works: Do Good Works Merit Eternal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