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电影《使徒保罗》很好看,却有瑕疵
2019-04-22
—— ​Patrick Schreiner

作为一个以研究和教导圣经为生的人,我从来没有期待从所谓的“圣经电影”中得到些什么。有些作品的内容忠于圣经,却拍摄得极其糟糕;其他的在内容上不太忠实,却很具艺术效果。

想以圣经改编作为题材的电影制作人,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让人理解他们想表达的。他们不能用遮掩的方式,也不能只在屏幕上抛出些经文,希望藉此切合自己的目的。他们必须作出删减,重新编排,才能达到要求的效果。当然,这是一项冒险的尝试,但如果这样能够让观众认识或重新认识圣经,那么这样做就很值得。

最终,我们应该对圣经电影的制作者,予以与其他电影制作者相同的标准。我们应该问,电影制作人是否为其特定的目标,有效地创作了一部电影?

围绕“受苦的保罗”而拍摄的电影

这是我们应该向Affirm Films(负责《消防员》《面对巨人》的拍摄公司)和安德鲁·海特执导的新电影《使徒保罗》发出的问题。

令人惊讶的是,市面上鲜有以这位将基督信仰带到世界各地的男子作为题材的电影。除了耶稣之外,使徒保罗是新约圣经和随后的基督教历史中最著名的人物。

电影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讲述保罗的故事情节,并借此得到戏剧性的效果。圣经中叙述了关于他的悔改、他的布道旅程,和如何处理不同教会问题的故事。他走了数千里路去植堂,一路上经历了暴力,监禁和其他艰辛。纵然性格坚毅,但在他的书信中,仍然会经常强调自己的软弱和困苦。

《使徒保罗》却聚焦于保罗生命的终结点,展现了保罗的种种局限性。电影一开始便刻画了这形象,不是显示保罗的活力,反倒是他的虚弱和痛苦。 他站在一个黑暗的监狱里,背部因鞭伤而血迹斑斑。 一道光照耀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一脸的胡须和一个光秃的头颅。 他是一个几乎无法站起来的老人家。

虽然这部电影是设定在保罗最后的日子里,但不时的倒叙说明了使徒早年的生活——包括他对其他基督徒的迫害,让他深感后悔。他知道他是罪人中的罪魁,不配得救主的怜悯。

电影中交织了三个故事线。首先,保罗(詹姆斯·福克纳饰)在公元 67 年,因尼禄指控他和其他基督徒烧毁罗马,被囚禁在罗马监狱内。路加(吉姆·卡维泽尔饰)前来拜访被监禁的保罗。之后,路加在《使徒行传》中叙述了保罗的生平。第二条故事线是关于路加、保罗与罗马监狱长毛里求斯(奥利维尔·马丁内斯饰)的关系。最后的故事线,是将保罗的受苦,与在罗马因受迫害威胁而躲藏起来的基督教群体(由亚居拉和百基拉领导)连结在一起。

《使徒保罗》以早期基督徒经历苦难,仍旧怀抱希望为中心。不同于其他透过讲论报应(例如《上帝未死》)来述说救赎故事的基督教电影,这部电影表现出保罗和其他基督徒在面临迫害的情况下拒绝用报复来进行回应的心态。他们选择爱敌人,为迫害他们的祈祷(太 5:44)。在很多方面,这是电影中最具能力的信息。基督信仰(或作这“道”)被正确地呈现为在各样威胁之下的小众信仰,基督徒被火烧、被殴打、被杀戮——然而,他们仍然拒绝还手,选择了死亡和爱。

符合历史吗?

电影《使徒保罗》准确地符合历史吗?这虽然不是唯一的,却是我们需问这部电影的重要问题。

我们应该留意,无论将内容转移到哪一种媒介或者语言上,都需要经过某些程度的编辑。就算是福音书的作者,也不是使用耶稣确实运用的语言(他说话是用亚兰语),而是捕捉了他话语中的深意,以希腊文表达出来。

我们还应注意,这部电影关注的是保罗生活的一个阶段,我们对此几乎没什么资料。《提摩太后书》是保罗在这段生活里唯一的资料来源,而保罗对自己,只做了一些隐晦的评述。

我们确实知道保罗两次被关押在罗马监狱。一次被软禁(公元 62 年),然后可能在尼禄时期(公元 64-67)第二次入狱期间殉道(见尤西比乌《教会史》2.25; 3:1)。我们也知道,尼禄指责基督徒焚烧罗马城。路加也确实是保罗旅途中的同伴(西 4:14;门 24 节);保罗在《提摩太后书》4:11 明确地说路加是与他在一起。

然而,路加很可能在早些时候(公元 62-64)就已经写下了《使徒行传》,因为他没有提到保罗第二次被监禁在罗马,也没有提到后来临到的尼禄残暴的迫害。《使徒行传》也可能是在晚些时候写的(公元 70 年),与电影所述一致,但没有证据显示路加曾前往罗马,以便这些事情按先后编进《使徒行传》中。亚居拉和百基拉也不太可能在罗马,他们来自意大利(徒 18:1-2),保罗在哥林多遇见他们,并将他们带到叙利亚(徒 18:18)。当写《罗马书》时,保罗问候他们(罗 16:3),然后在《提摩太后书》4:19 中也曾再次问安。提摩太是在以弗所;因此,亚居拉和百基拉也必定在以弗所。

效果好吗?

那么,电影《使徒保罗》是否有效地达成其制作目标呢?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

这部电影成功地展现了在罗马遭受痛苦,却选择不报复的基督徒群体。其中包括小部份我从没期待会看到的震撼场面。从艺术角度来说,这部电影并不像是一部低成本制作的基督教电影,光暗摄影技巧的运用,效果尤其出色。

然而,这部电影有时会出现“说得太多”的倾向,这是基督教电影常犯的错误。应该含蓄表达或耳语的,变成了大声的疾呼。不重要的,却看成了重要的。可以省略的,反倒加进来增添娱乐性。

电影中包含了一些有损主题能力,非常难堪的时刻。举例说,以下保罗和路加在罗马花园中漫步时的对话。  

保罗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

路加说:“我喜欢这话。”

保罗说:“写下它。”

保罗说:“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

路加说:“这话太精彩了。可以作为我的结尾。‘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徒 28:30)”

这凸显了电影最弱的部份:缺乏深度。

关于保罗的电影,不应该让保罗自己讲出经文和让路加说他会写下来。他们不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强调这一点。他们需要的是合宜地发挥人物性格,而不是被迫浮夸地演译角色。

像《使徒保罗》这样的电影可以将表达方式往“后”调整,通过沉默、面部表情,甚至只借着眼神,仍能表达出忠实信仰之美(我认为这样作更为有力)。

完成赛跑

其中能有效地,以经文作对话主体的场景,展现在最后的那一幕。当保罗跛着脚,走到行刑地点时,我们听到保罗对提摩太说话的旁白(福克纳的声音配在保罗身上,实在太棒):“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愿主与你的灵同在”(提后 4:7、22)他平静地低下头,在剑落下之前,镜头倾斜向天空。“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  (提后 22)

在一部有瑕疵的电影中,这幕高潮捕捉了环绕在痛苦和希望这两个主题四周的力量。保罗的离世仿效了基督的牺牲。基督的荣耀不是因他逃避了痛苦和死亡,而是因着承受了它们,荣耀才得以成就。  


译:Casper 良月;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Paul, Apostle of Christ’ Is Compelling but Flawed

​Patrick Schreiner(帕特里克·施赖纳)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浸信会中西部神学院教授新约。他著有《政治福音:政治疯狂的世界种的公共见证》(Political Gospel: Public Witness in a Politically Crazy World),《使徒行传:基督教标准注释》(Acts: The Christian Standard Commentary)等
标签
苦难
圣经人物
艺术
影评
新约研究
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