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看清现实胜过“被看见”
2024-11-20
—— Brett McCracken

今年初夏,我们带孩子们去了拉古纳海滩(Laguna Beach)。那里悬崖峭壁,潮汐池星罗棋布,是我们最喜欢的一个海滩。我们帮孩子们找螃蟹、海葵,还有其他的小生物。这时,我注意到旁边的大多数人都在忙着一件事:拍照,拍摄者要么是专业摄影师,要么是“Instagram男友”。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拍孕妇照的、订婚照的、高中毕业照的,还有拍新生婴儿照的。人们在沙滩、海浪、岩石间摆拍,还不忘更换不同服装,争取那黄金时刻的柔和光线。此刻,他们的脑子可能都已经想好了Instagram的文案。

我不是批评那些人在大好风光中记录人生重要时刻。公开分享自己欣赏神创造的美好世界,这无可厚非。说实话,我自己也经常这么做。就在这拉古纳海滩的潮汐池边,我也掏出了手机,拍了些照片,还发了几张上去。

尽管如此,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感到几分惆怅。我们身处如此美景,可大多数人花在欣赏大自然上的时间,却远少于摆拍或用手机记录的时间。我们渴望别人看到我们站在美好之地,这种诱惑似乎高过我们真正体验大自然的渴望。

可是,当我们一旦无法静心体验生活,就慢慢地消失了观察世界的能力。现实不再那么震撼,美丽也日渐暗淡,这些都沦为了我们渺小人生的背景板。如果亲身感受现实已不如在虚拟世界中“被看到”来得诱人,我们就失去了正确的视角,最终也会迷失人生方向。

“被看见”固然美好,但如果这是人生的主要目标,我们终会失望。要知道,我们并非这世界上最有趣、最美丽、最激动人心的造物。比起“被看见”,正确地观察世界才更令人满足:看见神创造的世界中的真、善、美,并因此更深入地认识祂。

视而不见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大大加剧了大家想要“被看见”的欲望。在油管、抖音、Instagram等平台上,我们有数不清的方式来吸引他人的眼球:发表政治言论、评测产品、摆拍美照、高谈阔论、跳舞、甚至对口型唱歌,不一而足。

其实,人痴迷于“被看见",这种渴望并不是始于社交媒体时代。它只是一场持续数百年之久的精神变革,借着科技的进步而体现了出来。在这场变革中,人逐渐取代神,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而“自我”也逐步展现出神一般的特质,取代了人们对神的集体敬拜。想深入了解这一观点,不妨读读塔拉·伊莎贝拉·伯顿(Tara Isabella Burton)的《自我塑造》(Self-Made)或卡尔·楚门(Carl Trueman)的《现代自我的兴起与胜利》( The Rise and Triumph of the Modern Self)。

不管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这种“向内看”的倾向、日益突出的个人主义、这个“快来看我”的世界,只能提供一种空虚的虚假超越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越是把生活重心放在“被看见”上,就越容易陷入痛苦。(对此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焦虑的一代》或让·特温格(Jean Twenge)的《互联网一代》iGen

这个充斥着摆拍、表演、推销自我的世界,不仅让我们彼此疏离,还加深了我们的孤独感。正如韩炳哲(Byung-Chul Han)在《叙事的危机》(The Crisis of Narration)中所说:“保持联系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团结。”他接着写道:

社交媒体上的“故事”,本质上不过是自我宣传,其实反而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开。与真正的故事不同,社交媒体上的这些内容既没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激发不了共情……这些所谓的叙事并不是在讲述故事,而是在做广告。争抢关注度并不能建立起真正的社区。

在这个追求“被看见”的世界里,淡漠的人际关系只是我们面临的诸多匮乏之一。除此之外,我们在其他方面也濒临破产:

  • 灵性上的贫瘠:把自我作为崇拜对象,然而自我总是令人失望。
  • 认知上的贫乏:人并非衡量万物的可靠标准——事实上,大多数事物都不能用人的感觉来衡量。
  • 审美上的贫乏:即便自我再怎么光彩照人,在宇宙的浩瀚美丽面前,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当然,“被看见”(比如说获得点赞,享有高浏览量,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有自我展示的机会等等)——能让多巴胺飙升。这些确实能带来短暂的快感,暂时填补我们内心的空虚。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满足感终究是空洞的,无法真正充实我们的生活。

超越自我的视野

基督教告诉我们要超越自我,将目光放在真正幸福和人生意义的源泉上:基督和祂的国度。这样,我们才能看清现实的本来面目,不会被党派叙事或个人议程牵着鼻子走。这种观察方式才能真正让人满足,可惜我们正在逐渐失去这种能力。

德国天主教哲学家约瑟夫·皮珀(Josef Pieper)在 1990 年就指出:“人类的观察能力正在衰退。”这里的“观察”指的是“感知真实世界的属灵能力”。皮珀认为,我们的观察能力退化,是因为“可看的东西太多了”。损害我们观察能力的,不仅是花花绿绿的世界,也包括太多的镜子。我们不仅被过于广阔的视野所蒙蔽,也被过于专注于自我的狭隘视野所蒙蔽。过度刺激和自恋都妨碍了我们正确地观察世界。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重获真实且富有生命力的视野?我们该如何培养更强烈的渴望去欣赏神创造的美,而不是让别人看到我们在欣赏美?我们该如何重新以好奇、着迷、惊叹、敬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让神的荣耀不仅仅吸引我们,还能改变我们(林后 3:18)?

首先,我们要在无穷无尽的信息狂流中创造出一个空间,真正地去观察、去倾听。别再刷屏,别再发帖,安静下来,花点时间去真正感受现实。这需要我们去寻找一个不受干扰的空间,享受静默时刻,这恰恰是硅谷最不希望我们做的事。要克制随时掏出手机记录生活的冲动。直接去体验生活吧。与其对你听到、看到或遇到的事情发表评论,不如好好思考一下这些经历。静默比疯狂表达更容易带来顿悟。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说得好

问题不在于让人表达自己,而在于给他一些独处和安静的空间,让他最终可能找到值得说的话。压抑,不是让人不表达,而是强迫人来表达。没什么可说的,有权保持沉默,这是多么让人解脱的一件事,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想出那些罕见的、越来越稀少的、值得一说的东西。

我们需要重新发现静默(而不是不断表达)的益处,隐藏起来、不广为人知(而不是公开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好事。当我们开始不求关注,不再不停地表演,不再争抢别人的注意力时,观察的欲望自然会增长,渴望被看见的想法会慢慢减少。我们与基督的亲密关系往往会因此加深(参见约翰·斯塔克(John Starke)的《雷声的隐密处》[The Secret Place of Thunder])。

拒绝社交媒体的技术垄断

我的意思是完全不要分享度假照片,再也不要在美景前自拍吗?不是的。我只是想提出一种更有意义、更能荣耀神的生活方式:把观察放在“被看见”之前,把认识圣洁的神置于善变的大众关注之上。

具体来说——我也是在说自己——这意味着要克制冲动,不要一遇到美丽风景就立即发布动态更新;这意味着每当脑子里冒出新奇观点时,不要马上在社交媒体上广而告之。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去更多地方,读更多书籍,进行更多“不公开”的交流:不发布、不表演,只是单纯地与身边的人一起体验,或者与我们想分享这些经历的人(比如远方的亲人)通过发送照片、视频通话,甚至是寄明信片来分享。

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树立榜样,抵制社交媒体的技术垄断。我们越是想被“刷屏大众”看到, 就越会受到技术垄断的操纵。相反,我们应该以敬畏神,真诚地关注神的世界,尽心尽力地探索它,因为世界彰显了祂的荣耀(诗 19:1)。我们应如此沉醉于日落、瀑布、潮汐池美景,而根本就忘了拍照,或者即使拍照的话,也是为了记住在某一时刻亲眼目睹这种美的经历。

这样做不仅能向身边的人展示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还能增进我们作为受造的智慧,让我们对造物主的荣耀油生敬拜之心。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Seeing Reality Is Better than ‘Being Seen’

Brett McCracken(布雷特·麦卡拉根)是福音联盟高级编辑,著作包括Uncomfortable: The Awkward and Essential Challenge of Christian CommunityGray Matters: Navigating the Space Between Legalism and LibertyHipster Christianity: When Church and Cool Collide。布雷特和妻子琪拉居于加州圣安娜市,二人都是萨瑟兰教会(Southlands Church)的成员,布雷特在教会担任长老。
标签
社交媒体
表现型个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