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都不会同意《心灵奇旅》中所描述的灵魂、来世或影片所讲述的那种灵界,更不要说电影里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神学和糟糕的世俗灵魂观了。虽然这部电影有许多问题,但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却没有说错。《心灵奇旅》肯定了生命以及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它批判了今天流行的自然主义、物质主义和表现型个人主义,更难得的是它挑战了那些常被前辈们所提倡的迪士尼精神。
《心灵奇旅》由彼特·道格特(Pete Doctor)和凯普·鲍尔斯(Kemp Powers)执导,讲述了一个黑人中学乐队老师乔·高纳(杰米·福克斯配音)的故事,他梦想成为一名爵士乐钢琴家。一次意外事故使他陷入昏迷,进入了濒死的“停滞状态”。跟随着他的灵魂,我们一起踏上了探索生与死的旅程,去到了灵魂死后的去处(The Great Beyond)和灵魂的来源之地(The Great Before)。此时一个尚未出生的灵魂“22号”(蒂娜·菲配音)加入了乔的故事,她正在逃避去往地球投胎肉身生活。虽然他们各自的出发点不同——乔不想离开地球死去,“22号”不想去到地球生活,但最后他们都明白了“生活中的一切都值得为之而死”。
虽然许多迪士尼电影的故事背景里都有死亡——通常离世的都是父母,但最近它走向了台前(例如:在《寻梦环游记》里),并且在《心灵奇旅》里死亡成了中心舞台。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面临死亡。乔遭遇不测时人生正好有了重大突破,他当时刚得着机会与爵士乐传奇人物多萝西娅·威廉姆斯(安吉拉·贝塞特配音)同台演奏,却因为意外而掉进了窨井里而濒临死亡。
在这个堕落的世界里,死亡不断威胁着生命。它藏在我们一生的阴影中,与我们形影不离。根据《圣经》的教导,我们带着对生命脆弱的认识(雅4:13-17;箴27:1;诗39:4),以及对结局的思考生活,这使我们活得更有信心(传7:8-9;弗5:15-17)。死亡的苦涩能够帮助我们尝出生命的甘甜。
生命像水蒸气一样转瞬即逝,2020年使我们艰难地认识到这一点。即使我们无法完全赞同《心灵奇旅》所表达的一切,但它的主要信息也是值得肯定的:生命宝贵、生命有价值、生命有目的。
乔的生活不是童话,他生活在一个真实、与我们类似、完全世俗的世界中。虽然这并不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本质上依然美好、宝贵。在整部影片中,乔拼尽全力去抓住自己的生活,他这种生的意志激起了“22号”的好奇心。她对乔说:“你的生活是如此的悲哀可怜,而你却仍然如此努力地去找回它。”她代表了现代人对生活的愤世嫉俗,但与乔一起的经历使她找到了生活的价值。在理发店里她提出了一个存在主义问题:“是否值得为了死亡而活?”她得出了一个响亮的结论:“是的!”,因为她看到生命的喜乐、美丽和奇妙。
在这个不断把生命看作是无意义和随意放弃的世界里,《心灵奇旅》向我们有力地保证:生命是一个珍贵的礼物。
在某些方面,《心灵奇旅》是一部反迪士尼的迪士尼电影。最近的迪士尼影片都在告诉我,要通过寻找内心(自我发现)和不惜一切代价追逐梦想(自我实现)来找到自己的目的,而《心灵奇旅》则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乔学到的教训之一是“激情不是目的”。虽然梦想和灵感的火花很重要,但它们不是我们存在的理由。乔困惑和迷失的部分原因是他把激情(爵士乐)当作了活着的理由。他向母亲解释说,这就是他出生的原因,这就是他活着的意义。
电影中有一个帮助乔和“22号”分清激情和目的的角色,他名叫德兹(Dez),是个理发店的老板。德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兽医,而不是理发师。但德兹同样享受着他的工作,包括那些帮助他人的善举、遇见的每一个有趣的个体,对于任何坐到他椅子上的人,他都乐于充当他们的听众。此刻的生活不一定得是你最向往的生活才美丽,此刻同样也值得去好好生活。
乔和“22号”渐渐发现,生活中最大的喜乐并不是那些梦寐以求的大事,而是日常里的小祝福——甚至包括挣扎和挑战。平凡中蕴含着快乐,此时此刻也蕴藏着意义,有意义的生活不仅仅存在于对将来有“从此幸福快乐”期望的童话故事里。这种看似偏离迪士尼正统的做法,却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幸福,我们不一定要放下一切、跟随心意去追求那一件能让我们幸福的事情。无论上帝把我们放在何处,我们都能找到目的——而且这目的并不取决于我们的激情。
另外一个影片对目的理解是:目的存在于我们之外,而不在我们里面。乔并没有创造自己的目的,他进入了一个意义独立于他而存在的世界。这部电影的世界观可能不符合基督教,但(有意或无意)它肯定了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既不缺乏目的,也不仅仅是主观意义的构建。
今天是一个“跟随我心”(通常由迪士尼电影塑造)的时代,对于在这个时代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寻找目的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担,落在了独特表达自我的程度上(并得到别人的肯定),而《心灵奇旅》所传递的信息无疑是一股自由的新鲜空气。
《心灵奇旅》中另外一个宝贵的教训是:当我们的激情(那些“激发快乐”的东西)成为最终满足、安全感或意义的来源时,它们就会成了偶像。虽然激情可以是好的礼物,但它们也会变成假神。
在乔去到的“彼岸”境界中,有一个“迷失灵魂”徘徊的地方,有些人把他们的激情(处于“忘我的世界里”之时)变成了偶像。这个境界中的向导“月风”(Moonwind)解释说:“忘我的领域是享受的,但当这种快乐成为一种执念时,这个人就会脱离生活。”我们看到一个游荡的灵魂在寻找着自己的激情,就像一个拿着金属探测器急于寻找宝藏的人。当我们用单一的激情来定义自己的目的时,我们就会同时失去这两者。
当乔把自己人生的意义缩减成了一种激情——成为一名成功爵士乐手的激情时,他就亲身体会到了这一点。这不仅使他承受着重压,最终他也失望地失去了它。“我一生都在等待这一天。”当他获得在多萝西娅的乐队表演的机会时说道,“我以为那一刻我会有不同的感觉。”当我们错误地相信激情可以满足我们的饥饿时,激情尝起来是苦涩的。之后乔回到家,感到失望和空虚,这次只为了享受弹琴的乐趣和爵士乐本身,他弹起了钢琴。把才华当作恩赐,而不是当作承载着所有希望和梦想的事业,此时的他再度享受到了喜乐。
这些教导稍微修正了一点迪士尼电影的气质。生活的魔力和意义并不来自内心的感动、天赋或需要表达出来的激情。相反,我们可以在周围的环境里,在这个被造的美丽世界里找到它,然后带着敬畏和感激的心,抬头看向那位给予者。
译:璐竹;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Soul' Is the Anti-Disney Disney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