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和丈夫与一对新婚夫妇聊天。那位妻子突然说道:“我们得抓紧时间和你们家人聚聚,这简直是绝佳的避孕良方!”她指的是我们有四个孩子这件事。虽然这番话让我心里不太舒服,但当时我还是笑了出来。事后回想,我真希望自己能说:“我倒希望和我们相处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孩子可是神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啊!”可惜,我错过了这个表达自己想法的大好机会。
乍一看,拿孩子开玩笑似乎无伤大雅。但细想之下,这种说法其实反映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社会风气:贬低孩子的价值,看他们是累赘、麻烦。作为基督徒,我们有必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谈论孩子的方式。我们在评论育儿经历和孩子面临的挑战时,是体现了基督的爱心,还是在随波逐流地附和社会上的一些观点?我们是否以为这样调侃孩子,不过是开开玩笑,缓解一下做父母的压力,算不上什么大罪?
我有四个孩子,最大的还不到四岁,我的社交媒体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育儿短视频和广告。这些内容大多都是在拿孩子来开玩笑:当妈多辛苦啊,孩子多烦人啊,父母多么需要喘口气啊。
刚开始看到那些孩子闹脾气、妈妈吐槽的内容时,我也会会心一笑。说实在的,谁不需要偶尔开怀大笑一下呢?可是慢慢地,我意识到,如果笑声是以贬低他人为代价换来的,那可能就成了变相的诽谤、嘲弄、搬弄是非。保罗在《以弗所书》中这样说:
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4:29)
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5:4)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与其贬低他人,不如说些能够鼓舞人心的话;与其开低俗的玩笑,不如表达感激之情。对一天下来疲惫不堪的爸妈来说,这种思维方式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选择用感恩而不是抱怨来排解压力,这确实不容易,但在圣灵的引导下,我们能够在这方面不断进步。相信我,这份努力绝对值得。
假如我们能够改变说话的方式,用感恩的话语来回应孩子和上帝,而不是抱怨养育有多辛苦,那会怎样?让我们来看看,这种转变至少能造就以下三类人群。
第一、我们的孩子
仔细想想,当孩子听到父母拿他们开玩笑、抱怨他们的时候,他们心里会怎样想。别以为他们听不懂,孩子的理解力常常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真该好好反思一下,这些笑里藏刀的玩笑会如何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知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
更要紧的是,孩们会不知不觉地按照我们对他们的描述来塑造自己——其实大人也一样。那些看似无伤大雅的玩笑,可能会在我们心里悄悄种下不满和忘恩负义的种子。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看待和对待孩子的方式。
第二、还没有孩子的人
美国的出生率大幅下滑,自 2007 年以来已经下降了 20%。虽然没有一个决定性的结论,但大家都在猜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降幅。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孩子会阻碍事业发展、完成人生目标;他们是经济负担;父母需要作出太多牺牲等等。说实话,当我们这些当父母的整天在网上开这种玩笑时,那些还没有孩子的人有这种想法也不足为奇。
随便刷刷社交媒体就能看到:孩子在迪士尼乐园闹脾气,配文是“5000 大元来迪士尼,就为了看我家熊孩子这出戏?”;又或者是婴儿长得不像妈妈的照片,配文写着“我放弃完美身材、付出黄金岁月,结果孩子长得跟他爸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们真该好好想想,这些帖子会给那些还没当父母的人留下什么印象。我们不是要把养育孩子说得多么轻松完美,而是要让大家看到:虽然养娃确实有不少挑战,但它带来的快乐和祝福绝对值得。
第三、和我们同在育儿路上的父母们
如果我们能多和其他父母分享养娃的乐趣,少吐槽个中辛苦,也许我们都能在育儿这条路上找到更多快乐。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我们怎么说,就会怎么想。我们越是相信并互相提醒彼此:孩子是神的祝福(诗 127:3–5),孩子很宝贵(太 19:14;诗 139:13),孩子令人欣喜(箴 29:17),我们就越能在日常育儿中感受到快乐,对孩子心存感激。即便是在孩子大闹特闹、大人快要失去耐心的日子里,也能保持这种感恩的心态。
当今社会推崇舒适安逸,遇见困难能避则避。但作为基督徒,我们心里明白,困难不等于坏事。养育是一份意义深远的工作,在教导、纠正、管教孩子时遇到的种种挑战,其实都是这份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在发熊孩子的视频之前,在转发吐槽当妈不容易的段子时,我们要好好想想。当周围的爸妈们都在笑话自家孩子时,我们要求圣灵帮助我们把话题转向孩子给我们带来的祝福和欢乐。但愿我们说话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博人一笑,而是为了造就听众(弗 4:29)。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Let’s Stop the Kid Jo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