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圣经是神的话语,这并不需要大量的历史证据,虽然这些证据很有帮助。对圣经可信度最好的辩护就在圣经本身里面。从初代教会开始,基督徒已经认识到圣经的权威是“自证”("self-authenticating")的,这意味着圣经本身就带有某些证明其神圣来源的特质,这些最有力的特质之一,就是圣经的一致与和谐:圣经书卷不仅自身内部一致,与先前的启示、圣经的整体故事也是一致的。
对教会健康(及个别信徒的属灵景况)来说,有几个特质比对圣经权威与默示的强力信念更为重要。正如保罗提醒提摩太:“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后3:15),当然耶稣自己也清楚证明了话语的核心地位:“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参申8:3)。
即便如此,有圣经正统教义是一回事,能为这教义辩护和抵挡攻击又是另一回事。如果被问及我们为何相信圣经是神的话――在我们目前的文化时刻,这也许是有关圣经最常见的问题――基督徒必须有一些答案,然而这正是许多基督徒卡住的地方。因为他们一直确信唯一受人尊敬的答案,就是有关圣经真实性历史证据的一份近乎详尽的清单,而且由于没有研究(可能也不会研究)此类证据,他们往往不了了之,能做的就是将怀疑论者转介到专家那里,希望有最好的结果。
然而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记住,历史证据不是我们知道圣经来自神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历史上的基督徒往往诉诸另一途径,不仅更方便,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一本自称是神话语的书来说也更为合适。基督徒认为圣经是自证的,也就是说圣经有某些内在的特性或属性表明它来自神(注1)。说穿了,我们可以从圣经本身知道它是神的话。
尽管“自证的圣经”对现代人来说听起来很奇怪,但在信仰早期的几个世纪里情况并非如此,在那时护教学是在充满敌意的希腊罗马世界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最早期的基督徒使用各种论点来为圣经默示辩护(诸如来自预言应验的明证),但他们都渴望承认圣经是其自身最好的证据。例如,亚历山大的革利免就将圣经视为等于哲学上的“第一原理”,从而能够验证它自己(注2)。革利免认为那些有信心的人在圣经中听见“神的声音”,可以作为“不能被质疑的证明”(注3),并且他坚持认为“主的声音……是所有证明中最可靠的”(注4)。
革利免的自我验证进路自然源自他的神学信念:圣经作为神的声音,是最终的权威。当涉及到证明最终权威的真理时,人们就不得不诉诸于最终权威。事实上,如果一个人试图诉诸别的权威来证明一个终极权威,那么这只会证明它不是真的终极权威。因此,顾名思义,终极权威一定是自我证实的,这就是为什么神发誓时,是“指着自己起誓”(来6:13)。
革利免并不孤单,俄利根更清楚地阐述了这种自我验证的进路:
如果任何人思考先知的言论……可以肯定的是,在阅读和勤奋研究的过程中,他的思维和情感会被神圣气息触碰,他会认识到自己正在读的话不是人类的言论,而是神的语言。(注5)
在别处,俄利根坚称旧约先知“足以在人和阅读他们话语之人的心中产生信心”(注6)。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按照俄利根的说法,仅仅阅读(或聆听)圣经,就能让人接触到它的神圣特质;如果这个人有圣灵的帮助(就是俄利根所谓的“神圣气息”),那么它就会看见这些特质的真面目:神自己的话。
事实上,仅仅阅读圣经、领会其神圣特质,就是外邦哲学家塔提安(Tatian)改信基督教的方式,在寻求“发现真理”的过程中,他描述了自己如何相信圣经是来自神的:
语言的质朴气质、作者不矫揉造作的性格、未来事件预知的展现、律例的精良特质引导我相信这些(经文)……还有,我的灵魂受神教训,我发现前一类(异教)著作带来定罪,但这些(经文)结束世上的奴役。(注7)
这些教父背景解释了改教家为何同样委身于圣经自我验证的进路。意料之中的是,加尔文一马当先(注8),在他之后是威廉·惠特克(William Whitaker)(注9)和约翰·欧文(John Owen)(注10),后来的改革宗思想家也紧随其后,包括弗朗西斯.特雷丁(Francis Turretin)(注11)、约拿单·爱德华滋(Jonathan Edwards)(注12)和巴文克(Herman Bavinck)(注13)。
所以,若圣经带有神圣的特质或属性,表明它来自神,那么这些特质究竟是什么?一般而言,神学家指出了三点:(a) 圣经的美与卓越、(b) 圣经的能力与功效、(c) 圣经的一致与和谐。事实上,《威斯敏斯特信条》在讨论圣经如何“足以证明圣经本身”就是上帝的话时(WCF1.5),就指出了这三点。
即便如此,毫无疑问的是:第三个特质(圣经的一致与和谐),在验证书卷上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无论是在早期基督教还是在现代都是如此。说圣经拥有一致与和谐,就是确认任何圣经书卷 (a) 自身内部都是一致的(即没有内部矛盾)、(b) 与先前的启示一致(即它是正统的)、(c) 与圣经整体的故事一致,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其中的每个方面。
早期基督徒认识到神的书卷(因为来自上帝)不能自相矛盾,毕竟神不能说谎(多1:2)。游斯丁(Justin Martyr)肯定这基本的原则:“我完全相信没有经文与另一处(经文)相矛盾”(注14),爱任纽(Irenaeus)赞同道:“神所赐给我们的所有经文,我们应当认定它们完全一致”(注15),提阿非罗也不例外:“所有的先知都和谐地说话,且彼此之间看法一致”(注16),特土良(Tertullian)相当直接:“我现在可以在这表明立场,坚称一部作品不应该被认定……它没有表现出一致性”(注17)。
正常情况下,因为人类是易出错的不可靠生物,所以在一本书里发现这般明显的内部一致,就可以被看作是这本书神圣来源的证据,不仅仅是单一书卷如此(例如路加福音),而当圣经被视为完整整体时更是如此。人类怎么可能横跨66卷不同的书(由近40个不同的作者、历时数千年、在不同的大陆上写成的)达成绝对的一致?只有一位神圣的作者能够做到。
我们也可以就任一卷书教导的教义来探讨一致性的主题,该教义是否忠于前几个阶段神启示的真理呢?在旧约当中,一位先知的话是借由与先前的启示比较来检验的(申18:20),新约中我们看到庇哩亚人把保罗的教导与圣经相比较(徒17:10-12)。当我们谈到一卷书教义的一致性时,我们只是在主张一卷书必须是正统的,才能确保是来自于神的。
然而,人们可能想知道新约正典完成以前,基督徒是否有正统的标准,是否有断定正统的办法?当然有!比如说,早期基督徒借由把书卷跟旧约比较来检验它们,这对使徒来说是教义的基础,对耶稣自己来说也是一样。但早期基督徒也透过与“信仰准则”比较来检验书卷的正统性,信仰准则基本上是对使徒教训的简短总结,让基督徒简洁明了地陈述他们的信仰内容精华――可算是早期的信仰告白。信仰准则不应被看作是新的启示,或圣经以外的教导,但在基本上是圣经本身故事情节的总结。凭借旧约和信仰准则,基督徒就能够准确清楚地评定一卷书是否是正统的。
当然,我们应该记住,虽然所有的圣经书卷都是正统的,但不是所有正统的书卷都是圣经。一卷书可以是正统的,却又不是正典的一部份。由于这个原因,正统性只是诸多标准中的最后防线。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一卷书缺乏正统性(和异端的积极存在),才让基督徒得知它一定不是来自上帝。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我们最早的正典清单(被称为穆拉多利残篇)拒绝了伪造保罗写给老底嘉人的书信,理由是其中包含“马吉安异端”(Marcionite heresy),“毒药与蜂蜜混合是不应当的”。
基督徒相信(依然相信),圣经不仅是由66卷不同的书组成(都有不同的叙事),而且本质上是一本统一的书,有一个支配性的救赎故事。当早期基督徒评估一卷书是否该被接受为正典时,他们关注的不只是符合教义与否,同时也关注它是否完成了旧约的故事。旧约就像一本没有最后一章的书、一场没有最后一幕的戏,基督徒都忙着寻找其真正的结局。
若干新约书卷清楚地表明了这种救赎历史的连结,例如考虑这样一个事实:新约正典的第一卷书马太福音始于家谱。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这没有什么意义――事实上家谱常被忽略。但对一个犹太人来讲,这可能意义重大。这是马太发出的信号,即耶稣的故事完成了旧约从亚伯拉罕开始的故事。换句话说,马太不只是讲耶稣的故事,他是根据以色列的故事讲耶稣的故事,耶稣是旧约叙事的高潮。
当我们想起在耶稣的日子里,旧约的最后一卷书本来是《历代志》(书卷的顺序跟我们现在的圣经不一样),这事实就得到了证实,而《历代志》就始于家谱。因此,旧约的最后一卷书和新约的第一卷书,开篇都聚焦于大卫的家谱!这使穆迪·史密斯(Moody Smith)宣称:“马太明确指出,耶稣体现了(大卫)王朝的恢复,从而体现了以色列的历史和救赎的历史。因此,耶稣延续了圣经的叙事。”(注18)
当新约著作与伪造作品比较的时候(特别是伪造的福音书),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新约书卷的救赎历史特征。多数伪造的福音书所明显缺乏的,是与以色列旧约叙事的明确关联。事实上,一些伪福音书(如多马福音)根本连叙事都算不上,只不过是耶稣的语录。像这样的福音书被拒绝,正是因为我们不能合理地认为它们是旧约叙事的相称后续。
把圣经当作统一的叙事来读也为读者提供了机会,可以把圣经各部分之间联系起来。例如值得注意的是,耶稣概括了出埃及记的故事,他作为一个新摩西,就像第一个摩西一样,差点在出生时被杀掉(太2:13-15;出2:1-2)、在山上颁布律法(太5:1;出19:1-25)、从天上带来粮食(约6:32;出16:4)、有权力掌管海(可4:35-41;出14:21)、为百姓的罪提供逾越节的羔羊(约1:29;出12:1-7),这种联系使我们对所有经卷究竟有多么明显的统一惊叹不已。这同样使我们认识到,没有人能够精心安排如此巨大的联系网络,如同我们在圣经里发现的那般微妙、深奥、令人大开眼界。
于是,在许多方面,所有的圣经书卷(视为整体阅读时),给人的集体印象讲述着它们的神圣来源。这提醒我们,关于这一点,圣经有一种协同的特质――所有的书卷一起阅读时你会发现一些东西,是你个别阅读它们时未必会发现。这就像理发店四重唱(barbershop quartet)的“第五个音”,只有当所有的声音合在一起时才会听见。
我们已经阐明,圣经显著的一致与和谐是圣经证明其神圣来源的主要特质之一。当然,还有其他的特质是我们在这里没有探索的。这一事实对我们的事工、一般的信徒有些什么影响呢?
首先,它提醒我们,每个信徒都可以知道圣经是神的话,无须成为圣经考古学、古代抄本或其他种类的历史证据的专家。这并不是说这些议题不重要(它们在各自方面都很有帮助),只不过这些对一个人知道圣经是来自上帝没有必要。遗憾的是,很多信徒深信它们是必要的,这让他们个人对神话语的真理存有疑虑,而不得不依赖曾经研究过这些问题的专家。但如果圣经确实具有这些内在特质,那么在圣灵的帮助下,所有的基督徒都可以知道它是神所默示的。记住,连外邦哲学家塔提安,也是借由阅读圣经开始相信它的真理。
第二,关于说服圣经真理怀疑论者的最佳方法,圣经自我验证的本质应当重塑我们的想法。如果圣经具有这些内在的特质,那么表明这些特质的最好方式,就是忠实地教导它和传讲它,或是邀请非信徒来读它。我们必须释放圣经,让它做它被设计好要去做的事:强有力地展现神的荣耀。因此,我们最好认真听从司布真著名的忠告:
假设一些人都认为他们必须保护一头狮子、完全成熟的万兽之王!他当下正在笼子里,现在出场的是所有为他而战的军队士兵。嗯…我应该建议他们……他们应该欣然退后,然后打开门让狮子出来!我相信这将是保护狮子的最佳途径,因为狮子会照顾好自己;为福音最好的“辩护”就是放福音出来。(注19)
译:杨忠道;校:JFX。原文刊载于“渴慕神”事工网站:Unleash the Lion of Scripture――How We Can Know the Bible is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