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
圣经正典
2024-08-28
—— Michael J. Kruger

定义

圣经正典是上帝赐予祂百姓多卷经书的集合,这些经卷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神圣特性、为神百姓群体接受以及与使徒的联系(由使徒所写或与使徒相关联)。

概述

圣经正典是上帝赐予祂百姓多卷经书的集合。神的百姓在一个相对较早的时间就已经将这些经卷集结成册了,在耶稣降生之前旧约就已经确定好了,其实在二世纪末之前新约就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虽然直到第四世纪新约正典才正式确定,但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个过程的历史真实性。这些书卷的遴选依据取决于三个方面:它们的神圣特性、教会的接受程度以及它们与使徒的关系。大多数新约书卷都是使徒(包括保罗)直接创作的,而那些并非使徒直接创作的书卷则与使徒本人的见证有密切的联系。


圣经是一本非比寻常的书。与大多数现代书籍不同,圣经由许多书卷组成,并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写成。这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些书卷如何汇集成圣经?什么时候汇集起来的?谁做出了关键性的决定?我们怎么知道他们的决定是对的?所有这些问题都与所谓的圣经正典(canon)有关。这个术语是指上帝赐予祂百姓的圣经经卷集。

关于圣经正典的问题可分为两大类:历史性和神学性。关于正典的历史性问题涉及何时以及如何。在历史上的什么时候,我们看到旧约和新约书卷收集成为一个有效的语料库?是什么力量或哪些人影响了这一过程?神学性问题更侧重于合理性和权威性。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些书卷是正确的书卷吗?我们能否知道我们所拥有的是正确的书卷?本文将简要讨论这两类问题。

历史性问题

关于旧约全书,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在耶稣时代已经有了一套成熟书目。第一世纪的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列出了犹太人所接受的 22 部旧约全书,这似乎与我们现在的 39 部旧约相吻合(《驳阿比安》,Against Apion,1.38-42)。至少对约瑟夫来说,圣经正典似乎已经确定了:“在过去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有人敢增删或改动任何一个字符。”(《驳阿比安》,Against Apion,1.42)。

一世纪的另一个犹太资料来源,即亚历山大的斐洛(Philo of Alexandria)印证了约瑟夫的评论。斐洛暗示旧约分为三部分:“律法和神圣先知所阐明神谕......以及诗篇”。(《论凝思的生活》,On the Contemplative Life,25)。这种三分类的说法看起来与耶稣自己所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路 24:44)组成了旧约相吻合。在犹太著作希拉的《德训篇》(Ben Sira, Ecclesiasticus )和在库姆兰(Qumran)出土的称为 4QMMT 的文本片段中,也可以找到把旧约分为三类的印证。

要确定一世纪旧约正典的状况,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思考新约作者使用旧约正典的方式。尽管新约作者经常引用旧约,但没有迹象表明他们在旧约正典的边界问题上有任何争议。事实上,新约作者引用一段旧约文本,但它却并不包含在我们目前已有的三十九卷旧约正典中——这样的情况在新约中并无一例。虽然耶稣本人与当时的犹太领袖有许多分歧,但看起来并没有迹象表明他们在正典包含哪些书卷旧约这个问题上存在分歧——如果当时正典仍在不断变化,那就很难解释这个情况。

总之,我们可以同意斯蒂芬·查普曼(Stephen Chapman)的观点,他说:“在公元元年世纪之交,犹太的旧约正典已基本确定,哪怕还没有绝对的定义和范围限制。”(见他的文章《旧约正典及其对基督教会的权威》"The Old Testament Canon and Its Authority for the Christian Church",137 页)。

至于新约正典,似乎有一个核心经卷集——27 卷中的大约 22 卷——在二世纪中叶作为圣经已经在发挥效力了。一般来说,这个核心集包括了四福音书、《使徒行传》、保罗的十三封书信、《希伯来书》《彼得前书》《约翰一书》和《启示录》。有争议的“书卷”往往篇幅较短,如《彼得后书》《犹大书》《雅各书》和《约翰二书》《约翰三书》。

即便如此,基督徒似乎在二世纪之前就已经把新约书信当作圣经在使用了。《彼得后书》中称保罗书信为“经书"(彼后 3:16),这表明保罗的书信已经开始流传了,并把它看为与旧约同等重要。同样,《提摩太前书》5:18 从“经上”引用了耶稣的话:“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已知唯一与这句话相匹配的是《路加福音》10:17。

在二世纪,我们看到这样引用新约著作的情况仍然存在。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的主教帕皮亚(Papias)似乎至少收到了《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以及《彼得前书》《约翰一书》《启示录》,或许还有保罗的一些书信(见尤西比乌斯的《教会史》3.39.15-16)。到了二世纪中叶,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已经建立了一部四福音集,在崇拜中与旧约放在一起阅读(见他的《第一护道书》,1 Apology,47.3)。到了二世纪晚期的里昂(Lyons)主教爱任纽(Irenaeus)时代,我们看到了几乎完整的新约全书。他的正典包括二十七本新约中的二十二本,他视其为圣经,并引用了一千多次。

总之,早期基督徒很早就围绕着新约书卷聚集在一起。虽然直到四世纪关于书卷的一些外围争论才得以解决,但新约正典的核心部分早在此之前就已经形成了。

神学性问题

尽管上述历史证据回答了有关正典形成时间和方式的问题,但有关其权威性和合理性的问题仍然挥之不去。我们怎么知道这六十六卷书是正确的?教会是否有办法知道某卷书是上帝所赐?在这里,我们将简要探讨所有正典书卷所共有的三个属性。

神圣性

要考虑的第一个属性,也是经常遭到忽视的一个属性,就是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从神而来的书卷会包含其神圣起源的证据。宗教改革者将这些特质称为神圣特质或暗示(indicia)。如果上帝真的是这些书卷的幕后作者,那么我们就会期待这些书卷具有上帝自身的特质。

毕竟,我们看到受造世界彰显上帝自身的特质,就知道它们来自上帝(诗 19;罗 1:20)。同样,我们也期待上帝的特殊启示——祂的文字——也有这样的特性。神话语中的这些特质包括美好和卓越(诗 19:8,119:103)、能力和功效(诗 119:50;来 4:12-13)以及统一与和谐(民 23:19;多 1:2;来 6:18)。

通过这些神圣特质,基督徒可以在圣经中辨识出主的声音。正如耶稣自己所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约 10:27)

当然,非基督徒会反对圣经具有神圣特质的观点,因为他们无法亲眼看到这种特质。但我们必须记住,人类因堕落而败坏,因罪而愚蒙。为了正确看待这些特质,他们需要宗教改革家所说的圣灵内在见证。对于在基督里的人来说,圣灵会打开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这些书卷中客观存在的神圣特质。

为群体所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圣灵的工作不仅发生在个人层面,也发生在群体层面。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上帝立约的百姓最终会认识到这些书卷从祂而来。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上帝子民(在新旧约时代)的共识作为可靠的指南,来确定哪些书卷出自上帝之手。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期望上帝的百姓在正典书卷问题上立即达成绝对统一。分歧和异议总会存在(就像对任何教义一样)。但我们可以期待历代圣徒能达成一个主要或普遍的共识——这正是我们所发现的。

正如赫尔曼·瑞德鲍斯(Herman Ridderbos)所言,“基督通过使教会接受这套正典,并通过圣灵的帮助和见证认出这套正典是祂的,从而来建立和建造祂的教会。”(H.N.Ridderbos, Redemptive History and the New Testament Scripture,37)。

权威作者

正典书卷的最后一个特点是,它们由上帝拣选的使者,即受上帝启示的先知和使徒所写。简单地说,不是任何人都能代表上帝说话,只有那些受命成为上帝代言人的人才能。在古时,这包括先知和其他受启示的代言人(罗 1:2;彼后 3:2)。在新约中,这包括使徒、基督的权威见证人(可 3:14-15;太 10:20;路 10:16)。

我们有很好的历史性证据(限于篇幅无法一一探讨)表明,圣经中的书卷可以直接追溯到使徒/先知,或者至少追溯到一些历史情况让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该书卷传承了使徒/先知的教导。例如,我们接受“摩西五经”(圣经前五卷)来自上帝,因为我们相信摩西就是作者。同样,我们接受《哥林多前书》和《哥林多后书》,因为我们认为作者是使徒保罗。我们甚至接受像《希伯来书》这样的匿名书信,因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作者直接从使徒那里获得了信息(来 2:3-4,13:23)。

总之,我们可以对旧约和新约的圣经正典充满信心。不仅因为我们非常了解这些正典产生的历史过程,而且上帝也给了我们识别从祂而来之书卷的方法,即具有神圣性、为群体所接受和是权威作者所写。

进一步阅读


编注:


本文为“简明神学”系列专文之一,本文所表达的所有观点均为作者本人的观点,本文基于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协议免费提供给公众,允许用户以其他媒体/格式和改编/翻译其中内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链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并采用同样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译:DeepL;校:Jenny。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The Biblical Canon.

Michael J. Kruger(迈克尔·克鲁格)是改革宗神学院(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Charlotte)校区的院长,同时也是该校的新约教授。他曾担任 2019 年福音神学协会主席。他著有 Surviving Religion 101: Letters to a Christian Student on Keeping the Faith in College Christianity at the Crossroads: How the Second Century Shaped the Future of the Church 。他定期在 Canon Fodder 发表博客。
标签
圣经
历史
默示
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