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汀·哈特克(Austen Hartke)的《转变:圣经与变性基督徒的生活》(Transforming: The Bible and the Lives of Transgender Christians)一书由一位相信自己是变性人的“基督徒”男性撰写,试图从圣经和神学角度论证变性人应当得到教会“接纳”的问题。“包容”(“接纳”)是本书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推动基督教围绕跨性别主义展开讨论的一个概念。但这个词往往没有完整的定义。每个人——无论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都同意,包容是教会应该接受的值得称赞的基本道德。耶稣基督服事那些遭到蔑视和不受包容的人,坚持认为祂的国度正是为那些被世人蔑视的人所准备的。
与此同时,每个人都认可,在包容的旗帜下,应当有一些标准可以用来评估什么应该得到赞美和肯定。所有认信的基督徒都会同意,有些生活方式与神的国度是极不相容的。教会不会仅仅因为耶稣包容的命令来认可每一种身份、观念或欲望。毕竟,圣经提出了道德标准来评判一个人的身份、观念或欲望是否是恰当、道德的,是否符合神的启示。
问题不在于变性人是否拥有尊严和价值。需要讨论的是,根据圣经中关于神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的叙述,变性人的身份是否是圣经所允许的或者是否造就人。基督徒应将所有人的形象尊严作为一个普遍的范畴,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贵创造物,都有神的形象,值得尊重和善待。这包括那些自认为变性人的人。
但这并不是哈特克在《转变》一书中所主张的包容类型。哈特克认为,任何对变性人身份的不完全肯定都不是包容,都会剥夺变性人的尊严和身份。关于“包容”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讨论很重要。遗憾的是,哈特克试图用与圣经中关于男性和女性的教导格格不入的论点来为变性人的身份辩护。
哈特克的这本书结合了个人回忆录、圣经解经、神学解释以及变性人的自辩叙述。本书的主要论点是,当圣经摆脱了文化偏见和依赖于简单化二元对立的僵化圣经解释时,变性人的身份与基督信仰是相容的。
在第一章中,读者将读到变性人在美国宗教保守派手中所遭遇的艰难。哈特克认为,肯定变性人的身份可以减轻变性人群体的压力和过高的自杀率。该书坚持认为,变性人身份并没有错,变性人遇到的问题是由于少数群体的压力而内化的羞耻感造成的。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消除任何耻辱或不认可的暗示。
在第二章中,读者会了解到为适应性别流动性的世界观而在不断扩大的定义清单。《转变》一书甚至认为,性——不仅仅是性别——是社会性的构建,因为 XX 或 XY 染色体对于确定身份毫无意义。哈特克写道:“是人类做出了这种区分,是人类决定了什么是属于特定类别的正常范围。”在哈特克看来,人是一张等待自我创造的空白画布。
哈特克依靠“脑性别理论”("Brain Sex Theory")来证明变性人身份的存在,他将变性男性(生理上为女性)的大脑扫描结果与双性恋男性进行了比较,将变性女性(生理上为男性)的大脑扫描结果与双性恋女性进行了比较。哈特克得出这样的结论:
变性人大脑的某些部分似乎与他们的真实性别相匹配,而不是他们被分配的性别,尽管我们还不知道这种差异是人出生时就存在的,还是之后随着时间而发展出来的。
哈特克声称大脑的相似性解释了变性人的身份,但在下一页,哈特克又承认人们经历性别认同冲突的原因尚不清楚。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第三章探讨了理解变性人身份的框架——这是一种罪、疾病还是特征?哈特克深信,创造的生物多样性允许对人类存在进行更广泛的概念化,而不仅仅是男性或女性,变性人身份反映了创造的多样性。
在第四章中,哈特克开始为变性人身份构建解经学案例。为了证明这本书的诠释方法,我们不妨看看哈特克对《创世记》一章的解释(圣经学者们都将这一章作为男女性别之间永恒差异的基础)。哈特克认为,《创世记》一章的二元性(光/暗、地/天、陆地/水、男人/女人)并不是要表达现实的全部——这些是邀请我们思考介于两者之间和超越两者的一切......《创世记》一章的作者只是在使用同样的二元诗学手段,将无限多样的创造纳入我们可以轻松理解的范畴。
创造的多样性使简单的二元对立黯然失色。因此,从隐喻的角度来说,变性人的身份存在于水与陆地之间的空间,也就是哈特克所说的沼泽。正如哈特克在谈到《创世记》1:27 节时所说:“这节经文并没有否定其他性别,就像关于昼夜分离的经文并没有否定黎明和黄昏的存在一样。”
第五章是本书的论点,即圣经对性别角色的理解并不像互补性所论证的那样截然不同。约瑟的彩衣和雅亿的野心都是圣经中超出预期性别规范的行为范例。第六章引用神将雅各更名为以色列的故事,将变性人的更名合法化。第七章是传记性的。哈特克认为《以赛亚书》56:3-8 中提到的太监是神邀请存在于“中间地带”的人进入信仰共同体的证据。在第八章和第九章中,哈特克将《马太福音》第 19 章和《使徒行传》第 8 章中提到的太监视为证据,证明神的社区向那些“在性和性别界限之外的,而(耶稣)并不认为他们是破碎的或道德败坏的人”敞开大门。哈特克在这里犯了一个简单的分类错误,因为自愿或非自愿的身体畸形或模棱两可与支持变性意识形态的性别认同冲突并不相同。
第十章提出了关于身体和身体改变的神学理论,认为变性人的具像化参与了神让人类在创造中动态地生活的旨意。在第十一章中,哈特克坚持认为变性基督徒应该停止为自己的存在辩护,转而仰望耶稣关于丰盛生命的应许,由此,对变性人身份的认可和肯定会带来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现。第十二章以哈特克对《加拉太书》3:28 的看法作结,对该节经文进行了重新解读,强调性别、种族和社会地位并不是与神建立关系的障碍。
本书中存在大量的经文误用,由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论述书中的所有错误。
如何概括本书的论述方式呢?《转变》一书依赖于从错误的解经中推导出的神学解释。哈特克经常忽略或歪曲一段经文的上下文,并赋予其作者显然无意表达的含义。从这个角度看,《转变》是读者反应诠释学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一学派关注的是文本对读者或受众的影响,而不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例如,哈特克认为耶稣复活后的身体使变性手术合法化。此外,哈特克还认为埃塞俄比亚太监(徒 8 章)是一个性别模糊的个体,他的存在打破了性别、种族、阶级和宗教的空间。这些解释更多地归结于哈特克的想象,而不是圣经作者的意图。
在整本书中,哈特克都依赖于对圣经的绝对正确和无误性肆意践踏的高级批判性解释。这种方法滥用了圣经文本,构建了一种与文本本身格格不入的神学——这种神学违背了基督教会两千年来的共识。因此,马修·维恩斯(Matthew Vines,《上帝与同性恋基督徒》God and the Gay Christian 的作者)为本书撰写前言也就不足为奇了。哈特克和维恩斯都肩负着同样的使命,那就是用他们自己对性别和性行为的异端观点取代圣经的教导。《转变》一书的有益之处在于,它进一步揭露了LGBT(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译注)释经学中采用的激进诠释方法。
哈特克的破坏性篡改从解释《创世记》一章开始。他的解释远远超出了主流的历史解释。读者至少应该考虑是否有文本外的动机在推动这种解释。哈特克的错误在于利用地理、月球和空间光谱来合理化违背客观生物现实的性别光谱。《创世记》一章涉及二元论——光/暗、天/地、昼/夜、陆地/海洋、男性/女性等等。然而哈特克却忽略了文本中的二元对立,转而关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光谱”。文本中提到白天和晚上(二元对立),而《变形》则提到“黄昏”(非二元对立光谱)。这样一来,哈特克就对文本施加了暴力——文本明确无误地涉及二元,而不是光谱化的存在。
《创世记》文本在谈到男性和女性时,并没有提供将男性和女性视为可以互换的理由。如果认为黄昏(一种非生物现实)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证明哈特克所假定的那种性别流动性或性别非一致性是合理的,那就有损于文本的完整性。这也是一种沉默的论证,因为它假定《创世记》的作者为非二元范式留下了空间,而文本中并没有直接提及。创造的广度比《创世记》一章和二章中提到的要更大,在这一点上哈特克肯定是对的,但《创世记》一章中创造的广度从表面上看并不认可性别的流动性。
事实上,《创世记》一章中的二元描述有力地证实了创造秩序的客观性和永恒性。例如,水可以呈现液态、冰态和汽态,但这并不会改变其基本的分子组成。男人和女人也是如此。为了反驳哈特克自己的比喻,黄昏是从白天到黑夜的过渡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从诠释学角度将染色体、男性和女性的体现理解为可以互换的现实。黄昏的设计目的是把一天变成第二天。更符合圣经的说法是,人类由男性和女性组成,就像一天由黑夜和白天组成一样;因此,《创世记》一章描绘的是一幅关于目的和客观设计的图画。但哈特克却让《创世记》一章的沉默变得如此模棱两可、漏洞百出,以至于《创世记》中关于有意排序的描绘变得毫无意义。
哈特克以牺牲圣经论证为代价来抬高个人身份的做法是持续性的,也是令人精疲力竭的。经验似乎处处取代了正确的解经。这些经验不断将变性人所经历的痛苦归咎于正统的基督教教义。哈特克甚至不承认变性人的身份是不健康和有害的这种可能性。
《转变》是一本寻找神学理由的身份政治宣言。这本书模仿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在这个时代,对世俗身份理论的关注使论证和正确的圣经解释成为个人叙述的抵押品。书中没有讨论神的圣洁、人类的罪、个人的悔改或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赎罪祭。《转变》一书宣扬的是一种交叉性福音,在这种福音中,从异性恋至上主义、顺性别特权和父权制中获得的救赎被提升到了对个人圣洁、悔改和公正之神的义怒的关注之上。
对本书最大的指责是,它未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来证明某人确实是与其生理性别相反的性别成员。而且,由于哈特克不同意生理性别具有决定性,这本书最终使男性和女性的概念完全失效。跨性别主义的主观性抹杀了客观的男性和女性的体现——这也是《人之废》(The Abolition of Man, 1943 年)中预言的一种道德观。虽然没有具体提及性别,但 C. S. 路易斯早在几十年前就预言了跨性别主义的基本伦理:“当所有说‘这是好的’都被揭穿时,就只剩下说‘我要’”。
在哈特克看来,由于性别认同是心理自我的产物,所以读者无法确定哈特克是否认为男性和女性是根本存在的,或者他们只是心理的产物。而这正是变性运动的最大诉求——认为自己是女人的男人可以真正成为女人,反之亦然,人类具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人类的意志被掰弯。
但如果雄性只是一种精神疾病,那么男人又是什么呢?事实上,XY 染色体无法被改造成 XX 染色体,通过美容或手术改变一个人的外貌也无法改变一个人生物组织的基本现实。心理的作用无法超越一个人生物学身份的事实。生物学是客观的、可观察的,它凌驾于心理学之上,而心理学是主观的,只有经历过这些感知的人才知道。从认识论上讲,哈特克的书中并没有讲清楚,如果性别认同既是流动的,又是社会建构的,那么一个人怎么会有与生俱来的、一成不变的性别认同呢?这些矛盾正是跨性别意识形态的哲学基础开始瓦解的地方。
哈特克再次以“脑性别理论”为依据,坚称变性人的大脑模式与他们所认同的性别相似。然而,“脑性别理论”只是一种理论。它的致命伤在于研究范本较少,而且研究对象已经使用了异性荷尔蒙。虽然我对马克·亚豪斯(Mark Yarhouse)的某些结论持保留意见,但他对脑性别理论缺点的分析还是很有帮助的。保罗·麦克休(Paul McHugh)和劳伦斯·梅耶(Lawrence Mayer)也证明了脑性别理论的问题,而瑞安·安德森(Ryan Anderson)最近的研究则从因果关系和神经可塑性的角度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
哈特克怎么能一边依赖脑性别理论,一边又说没有人真正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性别认同冲突呢?哈特克承认,性别认同冲突背后的科学有多不确定,这是很有问题的:“我们还不了解性别背后的科学,但这一事实并不妨碍我们尝试从神学上理解我们的身份。”
但是,如果科学无法从最深层次解释性别认同冲突的原因,那么为什么还要用变性手术等侵入性疗法来治疗性别认同冲突者呢?这无异于用创可贴治疗断腿。
《转变》提出了我们这个时代每个基督徒都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变性人能成为基督徒吗?《哥林多前书》6:9-11 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答案。保罗的话表明,有些做法和生活方式如果不在悔改中弃绝,就会阻碍一个人承受神的国。作为基督徒生活就是接受神对你的主权。
变性人的身份就属于这一类——正如我在自己的书中所论述的,他们与跟随耶稣基督是不相容的。这句话可能违反了世人对包容的理解,但这并不符合圣经的启示。
一个人的性别认同反映了他如何定义作为男人或女人的意义——尽管“性别认同”这个类别本身就有问题。这种自我定义要么符合神在祂的话语中的启示,要么不符合。神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男人和女人。正如《纳什维尔声明》第七条所阐明的,我们的身份是由神在祂创造的目的和祂在基督里的新创造中所定义的,正如圣经所见证的那样。人类的设计是有目的的、美好的,而我们的设计的一部分就是我们要么是男人,要么是女人。
这一现实并不否认性别焦虑症或双性人的痛苦。但它确实表明,否认或推翻这种区别就是悖逆神在自然界和圣经中的启示。圣经称这是行不义阻挡真理(罗 1:18)。这并不意味着在性别认同冲突中挣扎的人就不是基督徒。所有基督徒都在这个堕落的世界中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生命摔跤。
但这确实意味着,坚决拒绝神对我们作为男人或女人的目的,与跟随基督是不能调和的,基督在《马太福音》19:4-6 中重申了性别差异是不变的二元现实。一个人可以接受变性人的身份,也可以在基督里找到自己的身份,但两者不能兼得。但正如每个信徒一样,如何在基督里接受自己的身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尽管如此,还是有可能在无知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犯罪,而不是故意和明知故犯。一个初信徒可能不知道他们被呼召孝敬父母,或不知道情欲是有罪的。关键是当他们从圣经中读到顺服神意味着在这些方面有所改变时,他们就会在神的帮助下努力去做。同样,一个人有可能认同自己是变性人,也有可能信靠基督为主,因为他还没有意识到基督在他生命和身份的这一领域中作为主宰的意义。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在神的帮助下,基督徒会越来越多地接受基督在他们对性别的自我理解上的主权地位。
遗憾的是,《转变》并不是一本值得信赖的指南,它无法帮助性别困惑者理解自己的性别身份与基督作主之间的关系。事实上,这本书阻碍了人们在基督里找到自己真正身份的努力。可悲的是,《转变》远远超出了合乎圣经的基督教的范畴,以至于基督教的基本真理甚至基督的话语都变得面目全非。
译:JXY;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A Christian Case for Transgenderism?